- A+
我的世界边界终极指南:探索边界、边境之地与边界指令的奥秘
在《我的世界》这个近乎无限的沙盒世界中,许多玩家都对世界的尽头充满了好奇。从传说中的“边境之地”到游戏中实际存在的“世界边界”,再到可以由玩家自由控制的边界指令和方块,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游戏机制和历史。本攻略将为你详细解析关于《我的世界》边界的一切,助你完全掌握这个世界的大小。
世界边界 (World Border):官方的地图尽头
在当前版本的《我的世界》中,地图并非无限,而是被一个官方设定的“世界边界”所限制。这个边界是一个动态的、发光的墙,有效地将玩家的游戏区域限制在内。
默认情况下,世界的中心点在坐标 (0, 0) 处,边界则从中心向各个方向延伸约3000万格。当你接近世界边界时,屏幕边缘会开始出现红色的警告渐变效果。尝试穿越边界会导致你被弹回,并且在边界之外会持续受到伤害,伤害值会随着你离开边界的距离增加而变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玩家和大多数生物无法穿越,但像末影珍珠和箭这样的投掷物可以穿过边界。
边界指令 (World Border Commands):掌控你的世界范围
对于服务器管理员和地图制作者来说,能够自定义世界边界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一系列指令,你可以轻松地调整边界的中心、大小,甚至设置其动态变化。
以下是核心的边界指令:
-
/worldborder center <x> <z>: 这个指令可以重新设定世界边界的中心点。例如,输入 /worldborder center 100 200 会将边界中心移动到坐标 (100, 200) 的位置。
-
/worldborder set <diameter> [time]:用于设置世界边界的直径大小。例如,/worldborder set 1000 会立即将边界设置为一个以中心点为圆心,直径为1000格的方形区域。你还可以添加一个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参数,让边界在指定时间内平滑地扩大或缩小到目标大小,例如 /worldborder set 5000 60 会让边界在60秒内逐渐变为直径5000格。当边界缩小时,它会呈现红色;扩大时则为绿色。
-
/worldborder damage amount <damagePerBlock>:此指令可以设定玩家在边界外每秒每格所受到的伤害值。
-
/worldborder damage buffer <distance>:这个指令用来设置一个缓冲区域,玩家只有在越过边界并进入这个指定距离后才会开始受到伤害。
-
/worldborder warning distance <blocks>:当玩家距离边界多近时开始出现视觉警告,可以通过这个指令来设置。
-
/worldborder warning time <seconds>:当边界正在动态缩小时,提前多长时间向玩家显示警告。
-
/worldborder get:查询当前世界边界的直径。
通过这些强大的边界指令,你可以为小游戏、服务器生存或特定地图创造出各种独特的限制和玩法。
边境之地 (Far Lands):一个传说时代的终结
在许多老玩家的记忆中,“边境之地”是一个充满神秘甚至有些诡异色彩的地方。它存在于《我的世界》Beta 1.8之前的远古版本中。 当玩家从地图中心行走到大约12,550,820格的距离时,地形生成算法会因数值溢出而产生错误,从而形成一种地形严重扭曲、支离破碎的景观,这便是“边境之地”。
到达边境之地不仅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还会导致游戏性能急剧下降。 随着游戏版本的更新,地形生成代码得到了修复,这个漏洞也被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今平滑且明确的世界边界。 尽管如此,边境之地作为《我的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程序错误之一,至今仍为许多玩家所津津乐道。一些充满毅力的玩家甚至通过数年的徒步,在旧版本中亲眼见证了这一奇观。
边界方块与屏障方块:自定义你的“空气墙”
除了游戏自带的世界边界,玩家还可以利用特殊的方块来创造自定义的边界或障碍。
边界方块 (Border Block)
这是一种主要用于教育版和特定服务器的方块。玩家可以通过指令 /give @p border_block 来获取。 它看起来像一面红色的墙,并会发出粒子效果,可以有效地阻止没有权限的玩家通过。
屏障方块 (Barrier)
屏障方块则更为常用,它是一种完全隐形的方块,对于地图创作和服务器管理极其有用。 你可以通过指令 /give <玩家名> minecraft:barrier 来获得它。 放置后,它会形成一道看不见的墙,只有当你手持屏障方块时才能看到它的红色禁止图标轮廓。
屏障方块拥有极高的硬度,在生存模式下无法被破坏,抗爆炸性甚至超过基岩。 这使得它成为创造“空气墙”、保护建筑、限制玩家活动区域或制作解谜地图中隐藏路径的完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