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移动游戏市场的现象级产品,《王者荣耀》早已超越了一款普通手游的范畴,演变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和文化符号。其惊人的商业数据,特别是流水、营收与利润,一直是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要深入理解《王者荣耀》的商业成功,就需要拨开层层数据迷雾,探究其背后强大的吸金能力和精妙的商业模式。
流水与营收:一部持续刷新纪录的印钞机
衡量一款游戏商业表现最直观的指标便是其流水和营收。尽管腾讯官方从未单独公布过《王者荣耀》具体的财务数据,但通过各大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以及腾讯财报中的游戏业务概览,我们足以窥见其商业体量的恢弘。
自2015年上线以来,《王者荣耀》的累计营收早已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游戏之一。 根据AppMagic等数据平台披露的估算,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其近年来的营收轨迹。在2020年,其年收入已达到约15亿美元(约合106.9亿元人民币),而在此后的2021年和2022年,这一数字继续攀升,分别达到了约17.6亿美元和22.2亿美元,稳坐全球移动游戏收入的头把交椅。
进入2023年,虽然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其收入预估出现短暂回落,约为14.8亿美元,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其市场统治地位。 事实上,任何关于其衰退的论调都显得为时过早。2024年,《王者荣耀》迅速调整并再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点点数据统计,其全年流水收入预估高达惊人的377.98亿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实现了显著增长。
进入2025年,这种增长势头愈发迅猛。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2025年1月,《王者荣耀》的全球收入达到了1.93亿美元,环比飙升超过9000万美元,创下了游戏历史上第二高的单月收入纪录。 紧接着的2月份,其全球吸金总额更是高达2.48亿美元,继续蝉联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 腾讯的财报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创下了流水的历史新高,强力助推了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收入的增长。 到了4月份,该游戏再次重返全球手游收入榜首。 整个2025年上半年,《王者荣耀》成为全球唯一一款收入突破10亿美元的手游,其在中国iOS市场的收入贡献超过80%。 这种持续刷新纪录的表现,无疑证明了其作为腾讯游戏业务“压舱石”的地位坚不可摧。
核心商业模式:免费游戏框架下的“皮肤经济学”
《王者荣耀》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其核心在于一套被市场反复验证成功的商业模式:免费游玩(Free-to-Play)加上内购道具。 游戏本身免费下载和游玩,极大地降低了玩家的进入门槛,从而为其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根据官方在2020年和2024年九周年庆典时公布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数(DAU)稳定在1亿的量级。 这个庞大的用户池,正是其商业模式得以运转的基石。
在内购体系中,英雄皮肤的销售是绝对的营收支柱,甚至催生了所谓的“皮肤经济学”。 《王者荣耀》的皮肤设计精美,品类繁多,从几十元的勇者皮肤到需要通过抽奖获得的典藏皮肤,覆盖了不同消费层级的玩家需求。这些皮肤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低影响、高价值”的特性。一方面,皮肤提供的属性加成微乎其微,基本不影响游戏的核心公平竞技体验,这保障了免费玩家和付费玩家之间相对公平的对战环境,维系了游戏生态的健康。 另一方面,皮肤在视觉呈现、稀有度、社交展示等方面为玩家提供了巨大的情感价值和满足感。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王者荣耀》的一款热门限定皮肤,单日流水就能达到1.5亿元人民币。 这一方面体现了皮肤的强大吸金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运营团队对玩家心理的精准把握。通过推出限定皮肤、节日皮肤、与其他知名IP(如三丽鸥)的联动皮肤,运营团队不断创造消费热点,刺激玩家的购买欲望。 尤其是在春节、周年庆等重要节点,集中推出的高质量皮肤系列,往往能引爆玩家的消费热情,使其月度流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除了皮肤,游戏内的点券夺宝、战令系统、星元部件等也都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层次丰富、设计精密的商业化体系,持续不断地将庞大的用户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营收。
利润探析:高毛利下的隐形盈利巨兽
与清晰可见的流水数据相比,《王者荣耀》的利润则显得更为神秘,因为腾讯公司并不会在财报中单独披露旗下某一款游戏的具体利润。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其商业模式和成本结构,推断出其惊人的盈利能力。
作为一款数字产品,游戏内虚拟道具(尤其是皮肤)的边际成本极低。一旦研发完成,其复制和销售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其销售收入大部分都可以转化为毛利润。参考腾讯财报中增值服务业务(主要包括游戏和社交网络服务)普遍高达50%以上的毛利率,可以想见,《王者荣耀》的毛利率也必然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当然,维持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运营,成本同样不菲。其主要成本构成包括:
-
研发与维护成本:持续开发新英雄、新皮肤、新玩法,对游戏引擎进行优化升级,以及日常的服务器维护都需要庞大的技术团队支持。
-
市场与推广费用:虽然《王者荣耀》已是国民级游戏,但为了保持热度、吸引新用户和推广电竞赛事,依然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场营销费用。
-
电竞生态投入:打造从KPL职业联赛到大众赛事的完整电竞体系,涉及赛事组织、奖金、直播制作等高昂开支。
-
人力成本:作为腾讯天美工作室群的王牌项目,其团队成员的薪酬和奖金水平在业内堪称顶级。此前网络上流传的“百月薪水年终奖”传闻虽被官方否认,但其团队丰厚的激励机制是公认的事实,从侧面反映了项目的巨大成功和高利润。
尽管有这些高昂的投入,但相较于其数百亿级别的年流水,这些成本所占的比例相对有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者荣耀》的净利润率同样非常可观,它就像一台高效运转的利润收割机,为腾讯贡献了稳定而巨额的现金流,其盈利规模足以让许多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望尘莫及。
综上所述,《王者荣耀》的商业数据——无论是流水、营收还是利润——都共同指向一个结论:这是一款在商业上取得了空前成功的数字娱乐产品。它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庞大的用户基础、设计精良且兼顾公平性的商业模式,以及强大的持续运营和生态构建能力,打造了一个难以复制的商业神话。其流水是其市场号召力的体现,营收是其商业模式效率的证明,而隐藏在背后的高额利润,则是其作为腾讯乃至全球游戏产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最好注脚。在可预见的未来,这艘商业巨轮仍将继续在数字娱乐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不断创造新的商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