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崩坏星穹铁道行动值与速度阈值深度解析,轻松看懂配速
在《崩坏:星穹铁道》这款回合制策略游戏中,速度是决定角色行动顺序与频率的核心属性。 理解行动值、速度阈值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是进行角色配速、优化队伍战斗节奏、甚至挑战高难度关卡(如混沌回忆0T)的关键。本篇攻略将为你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核心概念。
一、行动值是什么?——角色行动的“进度条”
在《崩坏:星穹铁道》的战斗中,所有单位(我方角色与敌方单位)都有一个独立的行动值,可以理解为距离下一次行动还需要等待的“时间”。 左上角的行动顺序条直观地展示了当前战局中所有单位的行动值高低,行动值越低的角色,排名越靠前,也就能越早行动。
当一个角色的行动值归零时,便轮到该角色行动。行动结束后,该角色的行动值会根据自身速度重置,重新进入排序。
二、行动值计算公式:速度如何影响行动?
角色的行动值与速度息息相关,其基础计算公式为:
行动值 = 路程 / 速度
在《崩坏:星穹铁道》中,可以将“路程”理解为一个固定数值,通常为10000。 因此,公式可以简化为:
单个角色完成一次行动所需行动值 = 10000 / 角色速度
举例来说,一个速度为125的角色,其行动一次所需的基础行动值为 10000 / 125 = 80。
初始行动值计算:
在战斗开始时,所有单位的初始行动值计算方式略有不同,会基于一个基础路程进行计算。例如,若一个角色的速度为112,另一个为106,他们的初始行动值会根据速度排名决定。 速度越快的角色,初始行动值越低,从而能够率先行动。
三、速度阈值:达成特定行动次数的关键
在“忘却之庭”的“混沌回忆”玩法中,存在“轮次”的概念。第一轮(首轮)的行动值总共为150,而从第二轮开始,每轮的行动值为100。
速度阈值指的就是在固定的轮次(即固定的总行动值)内,角色为了达成特定行动次数所需要的最低速度。 堆速度的目的,本质上就是在有限的行动值内,让角色行动更多次,从而增加输出、恢复战技点或提供辅助。
常见的速度阈值:
-
首轮两动(134速): 这是最广为人知且性价比极高的一个阈值。 计算公式为:(10000 * 2) / 150 ≈ 133.33。因此,角色速度达到134,就能稳定在第一轮内行动两次。
-
首轮三动(200速): 计算公式为:(10000 * 3) / 150 = 200。 这个阈值对遗器副词条的要求极高,通常需要依靠角色技能(如希儿的战技加速)或辅助角色(如艾丝妲的终结技)的加速buff来实现。
-
后续轮次多动: 在首轮之后,每轮行动值为100。例如,要在后续轮次稳定两动,就需要达到200速(20000 / 100)。因此,在长线作战中,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多的行动次数。
四、拉条与乱速:影响行动值的其他因素
除了基础速度,游戏内还有多种能够直接影响行动值的机制,俗称“拉条”或“推条”:
-
行动提前/拉条: 这类效果会直接减少角色的当前行动值,使其更快行动。例如,“翁瓦克”套装的开局拉条,或辅助角色的某些技能。
-
行动延后/推条: 这类效果则会增加敌方的行动值,推迟其行动。
-
加速/减速: 直接提升或降低角色的速度面板,从而影响后续所有行动值的计算。
这些机制的加入,使得配速策略更加多样化。例如,通过“信使套”或光锥“舞!舞!舞!”的全队拉条效果,可以在关键时刻让我方核心角色提前行动,实现爆发或控制。
五、实战中的配速策略
-
主C配速: 对于输出角色而言,达到关键的速度阈值(如134速)收益很高。 能在第一轮多行动一次,意味着能更快地打出伤害、削韧,从而占据优势。
-
辅助配速: 辅助角色的速度通常建议比主C更快。 这样可以确保在主C行动前挂上增益buff,最大化输出收益。同时,高速辅助也能产生更多的战技点,优化队伍的技能循环。
-
生存位配速: 对于存护和丰饶角色,也推荐堆一些速度。更快的行动频率意味着能更及时地提供护盾或治疗,应对高压环境。
掌握行动值与速度阈值的概念,是《崩坏:星穹铁道》从入门到精通的必经之路。通过合理的遗器搭配与队伍构建,让你的角色在行动条上运筹帷幄,才能在星际开拓的旅途中战无不胜。